图片来自©山水秀建筑设计事务所;摄影:苏圣亮
希望通过这座建筑,触发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积极。
华鑫办公集群位于桂林路西,其入口南侧是一块绿地。这块绿地面向城市干道的开放属性,以及其中的六棵大香樟,成为了设计的出发点,并由此确立了展示中心的两个基本策略:一、建筑主体抬高至二层,最大化开放地面的绿化空间。二、保留六株大树的同时,在建筑与树之间建立亲密的互动关系。
图片来自©山水秀建筑设计事务所;摄影:苏圣亮
最终完成的建筑由四座独立的悬浮体串联而成。底层的10片混凝土墙支撑着上部结构,并收纳了所有垂直上下的设备管道,其表面包敷的镜面不锈钢映射着外部的绿化环境,从而在消解自身的同时凸显了地面层的开放和上部的悬浮感。四个单体围合成通高的室内中庭,透过四周悬挂的全透明玻璃以及顶部的天窗,引入外部的风景和自然光,使空间内外交融。
图片来自©山水秀建筑设计事务所;摄影:苏圣亮
沿着中庭内的折梯抵达二层,会进入一种崭新的空间秩序。四个悬浮体的悬挑结构由钢桁架实现,它们在水平方向上以Y或L形的姿态在大树之间自由伸展。由波纹扭拉铝条构成的半透“粉墙”,以若隐若现的方式呈现了桁架的结构,并成为一系列室内外空间的容器和间隔。穿行于这些半透墙体内外,小屋、小院、小桥,以及它们所接引的不同风景,将在漫步的路径上交替出现。大树的枝叶在建筑内外自由穿越,成为触手可及的亲密伙伴。
在这里,建筑的结构、材质,和大树的枝干、树叶交织在一起,一起营造出一个个纯净的室内外空间。这些空间(屋和院)在时间(路径)的组织下,共同实现了时空交汇的环境体验。这是一件由建筑和自然合作完成的作品。
图片来自©山水秀建筑设计事务所;摄影:苏圣亮
图片来自©山水秀建筑设计事务所;摄影:梁山
格楼书屋位于上海黄浦江西岸的徐汇滨江公园,基地四周被开阔的江景和茂密的绿树环绕。在开放的自然中,我们希望这座通透的书屋在融入环境的同时,为人提供亲切闲适的内在空间。
手绘草图
从宽大的滨江步道、或是从幽深的铁轨花径接近基地,会看见若干高低错落的平台漂浮在树林中,支撑它们的是一组钢格架构成的片墙。一部曲折的楼梯把这些平台联系起来,把人带进一个个方位各异、大小不一的空间。
模型
图片来自©山水秀建筑设计事务所;摄影:梁山
入口门厅
使用超白中空玻璃的幕墙增加了书屋的通透性,推拉门的轨道被处理成与室内外楼面齐高,模糊了室内与室外的界限,让人在室内外可以感受到平台和格架墙形成的丰富的空间层次,这种渐次引伸的层次在内部的人与外部的风景之间建立了能够感知的关联。
小型讲演空间
屋顶露台
朱家角人文艺术馆位于上海朱家角古镇,2011年9月朱家角人文艺术馆获得UED博物馆建筑设计优胜奖,2012年朱家角人文艺术馆获选中国建筑奖入围作品。
图片来自朱家角人文艺术馆©山水秀建筑设计事务所;摄影:Iwan Baan
作为上海保存最完整的水乡古镇,朱家角以传统的江南风貌吸引着日益增加的来访者。人文艺术馆位于古镇入口处,东邻两棵470年树龄的古银杏。这座1800平米的小型艺术馆将定期展出与朱家角人文历史有关的绘画作品。
我们希望在此营造一种艺术参观的体验,它将根植于朱家角,而建筑是这一体验的载体。
图片来自朱家角人文艺术馆©山水秀建筑设计事务所;摄影:Iwan Baan
在空间组织中,位于建筑中心的室内中庭是动线的核心。在首层,环绕式的集中展厅从中庭引入自然光;在二层,展室分散在几间小屋中,籍由中庭外圈的环廊联系在一起,展厅之间则形成了气氛各异的庭院,收纳着周围的风景,为多样化的活动提供了场所。这种室内外配对的院落空间参照了古镇的空间肌理,使参观者游走于艺术作品和古镇的真实风景之间,体会物心相映的情境。在二楼东侧的小院,一泓清水映照出老银杏的倒影,完成了一次借景式的收藏。
图片来自朱家角人文艺术馆©山水秀建筑设计事务所;摄影:Iwan Baan
图片来自朱家角人文艺术馆©山水秀建筑设计事务所;摄影:Iwan Baan
图片来自©山水秀建筑设计事务所;摄影:苏圣亮
金陶村是嘉定马陆大裕村里的自然村之一,小河环绕、绿竹漪漪。是一座继承了传统江南风貌的村落。
我们淡化了这六个空间室内外属性的差异,并不在意哪里是室内、哪里是室外,也不在意每个空间的功能应该为何。现在用木窗隔墙分出的房间也许在将来会根据使用的需要而变动位置、增加或者取消。因此,我们视这六个空间的整体为一个弹性的空间结构。从建筑所属的环境来看,这种弹性似乎是乡村生活闲散松弛的一种表现,但我们认为,这种空间体验的弹性和多义性对当代的城市生活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座活动室的建构嫁接了地域性的建造方式,但它的空间结构却可以被抽象出来,成为一种类似原型 (prototype)的实验。今后,这个类似“风景收集器”的原型可能以其它的建构方式出现在不同地域。
这样一座六边形的建筑形态,对居住在金陶村的村民来说是陌生的,村里为人熟知的建筑原型是一至二层双坡顶的砖混结构民居,白灰山墙、小青瓦屋面。为使这座新建筑很难为当地人接受,我们决定用村民熟悉的建构方式来呈现这个抽象的原型。
我们希望,材质的具象和空间的抽象在此融为一体。富有江南风貌的传统材料使村民感到熟悉,从而很容易建立一种形象上的亲近感。而对建筑的使用和体验又能够进一步地加深使用者对空间的情感联系,因为这座新建筑的空间实质仍然以庭院生活为核心。我们相信,这样的空间认知是所有江南地区居住者共有的精神内涵之一。
图片来自©山水秀建筑设计事务所;摄影:苏圣亮
图片来自©山水秀建筑设计事务所;摄影:苏圣亮
园内的廊道沿六边形边缘设置,进入大门,学生和老师就沿着曲折的廊道行走,经过入口庭院和门厅,经过路径的分岔与合并,经过邻班的教室与重重院落的花草,抵达孩子们所在的班级。
教室内的集中活动围绕中心的圆柱展开,临近外墙有专门为孩子设计的凸窗空间,是他们阅读和照料小植物的场所。
图片来自©山水秀建筑设计事务所;摄影:苏圣亮
在我们为孩子们设计的班级单元里,没有按照规范要求把空间分割成教室和卧室两个房间,而是将两个房间合并,使孩子们的室内空间成为一个灵活的整体。
分区活动则可以和六边形的墙面结合。
每一层每一间的教室都与室外的分班活动场地直接相连,两个班级分享一个活动庭院。从自己的庭院开始,孩子们可以出发去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游戏室、食堂、多功能厅、小小农场以及其它班级的庭院和教室,室外楼梯使二楼和三楼的孩子能够便捷地从自己的庭院加入到一楼大操场的活动中。
串联在路径上的庭院
通过精心的组织,我们将各种尺度的室内空间和庭院空间串联在路径上,使孩子们的每一次“外出”都能够通过庭院获得更多与“自然”和“社会”接触的机会。我们相信这些探索、发现和交流的体验,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成为他们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在我的建筑观里,从来不存在横空出世的概念,任何变革都有迹可循。当今的信息资源正以一种无比庞杂且平面化的姿态,不断诱使我们沉迷于无立场、无边际的欣快症(euphoria)当中而无法自拔。身处渐次丧失源头和深度的过程,我们也偶尔会深感恐惧。我相信,只有在潮流中秉持对本体之源的敬畏之心、保有对演化机制的批判精神,才能够帮助自己以穿透时代的眼力眺望未来。